他山之石
所在位置  首页 > 知情明政 > 他山之石 > 详情
雅安市、石棉县两级政协助力灾后重建工作——稳产业 育人才 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2-02    浏览次数:4371    来源:四川政协报

“在疏果的过程中,要把被病虫危害的果子摘掉,每个枝丫上保留两至三个果子就可以了……”兔年春节前夕,记者在石棉县迎政乡见到县政协委员、银厂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建平时,他正在给村民讲解如何给黄果柑疏果。

“9·5”泸定地震发生后,石棉县部分乡镇的黄果柑、中药材等产业不同程度受损。随后,雅安市、石棉县两级政协按照中共四川省委、雅安市委要求,在省政协的精心指导下,积极组织政协委员下沉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灾后农作物管理技术讲解,全力助推做好灾后农业产业恢复重建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地震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针对灾后产业发展,王建平有很多想法。他认为,一要稳定产业、培养人才、振兴生态;二要培养农户种出标准化、规范化的高质量水果;三要文旅融合发展,让采摘的游客留得住、住得下,不断探索延长产业链发展的方式方法。

因此,从去年秋季开始,王建平就带领村民修枝、疏果、预防打药……鼓励大家自力更生、主动作为,发展生产。在王建平的带动下,银厂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队还为全县有需要的村民,免费提供技术讲解指导服务。截至目前,服务队共开展服务活动40余次,惠及1000余人。

去年12月12日,中共雅安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召开,会议明确要求要加快把地震灾区打造成践行重建新路推动发展振兴的样板和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雅安市政协聚焦高质量助力灾区产业发展,围绕“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这一关键重点,致力关注产业恢复发展和产业补链延链、提质增效,广泛开展专题调研,助力打造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样板,助推把灾区建设成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去年11月16日,在雅安市政协系统“双助”活动现场推进会上,市政协主席戴华强指出,要发挥协商式监督的独特优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纳入“双助”活动的着力重点,重点围绕培育做强乡村特色产业等课题调研,特别要重点关注“6·1”芦山地震和“9·5”泸定地震灾区因灾、因病等返贫致贫问题,协力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决不能让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市政协重点从全面督导检查、督促排查风险隐患,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面着手,持续助力全市高质量推进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市政协副主席杨力表示。

地震发生后,石棉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助力灾后产业恢复发展。县政协主席陈洪忠介绍,他们聚焦石棉县黄果柑产业规模“饱和”,产品滞销,品牌价值转化不够,收效甚微的问题,积极引进廖万夫牵头的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预计投资1.5亿元,助推黄果柑产业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的升级,从“一个柑橘”到“一滴精油”的质变。

在石棉县美罗镇山泉村,到此投资的乐山市政协委员、乐山市天伍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万夫说,最近几个月,在疏通道路和维修加固扩建蓄水池的基础上,他带领村民集中做好中药材重楼的种植,并且利用种养循环,一边把鸡、猪、牛、羊、蜜蜂等养好,一边将有机肥利用起来种好粮。“我还想尝试连片发展佛手柑、引进高山玫瑰等,通过套种模式,进一步把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好。”廖万夫说。

今年1月上旬,戴华强还在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提案《关于支持地震灾区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要推动地震灾区与全国同步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考虑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质灾害频繁、发展基础较差等实际情况,需要省级在灾后重建资金、项目建设用地政策、电力政策、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灾区重大发展提升类项目纳入中长期规划方面给予支持。

(余天德 王雪梅 记者 黄岚 张好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