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和“新十条”政策,疫情形势出现重要转折,预计春节前后将产生较强的文旅消费热潮。文旅产业作为青羊区建圈强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引擎,建议充分发挥青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文旅先行战略,积极把握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作出新规划,抢抓文旅发展新机遇,为青羊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积蓄强劲势能。
一、抢抓机遇的必要性
(一)目前处于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空窗期”
短期而言,腊八、元旦、小年、春节、元宵节“五节”接踵而来,切实抓好文旅阵地复工复产,积极满足群众需求,对高质量启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强劲动力;中长期而言,后疫情时代千帆竞发,目前进入推动区域产业全链条升级的关键“空窗期”,抢抓今后三年时间实现文旅产业升级,有利于实现弯道超车,推动青羊文旅产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二)目前处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2022年12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强政策、金融、用地支持,在“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化禀赋和旅游资源丰富、产业链深度融合和协同互补、发展机制健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更好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优势,促进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蓬勃发展。
(三)落地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2021年10月,青羊区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人文青羊·航空新城 ”重大发展目标,瞄准航空、金融、文旅、商务四大主导产业分业促进,为青羊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其中,把深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把丰富的文旅资源活化好、转化好,建设一个充分彰显历史底蕴和灿烂文明,拥有更高标准文旅产业体系,凸显公园城市幸福本底的“人文青羊”,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四)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青羊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不可移动文物127处,文保单位数量居中心城区第一;有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等重量级博物馆16家;文殊坊、宽窄巷子成都两大核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的最后遗存;四川科技馆、四川大剧院、四川省图书馆、非遗博览园已成为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城市考古平台——成都考古中心最新落成,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将于2023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抢抓机遇推动珍贵文旅资源融入城市、惠及民生,促进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城市赋予青羊区新的历史使命。
二、相关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文旅消费是提振社会经济的“强心针”,建议把文旅产业发展放在当前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实施文旅消费提振、文旅宣传营销、文旅企业帮扶“三大行动”,推出“优惠套餐”和“大礼包”,为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快文旅产业复苏提供重要保障,为社会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带来更多市场信心。
(二)高度重视传统节庆带动引领作用
以即将到来的系列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营造节庆氛围,策划组织“传统节日消费月”等活动,大力发展节日经济、夜间经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策划举办各类文旅惠民节事活动,部署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传统节庆主题展演,聚集人气、提振士气、凝聚人心、激活发展动能。
(三)充分发挥城市文化地标集群效应
充分发挥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剧院、四川科技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考古中心、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非遗博览园、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等一系列高知名度城市文化地标集群效应,一体化打造“成都历史文化遗产游”精品线路,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底蕴,加快布局文博体验地、绿道打卡地、美食品鉴地等消费体验新场景,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四)积极推进“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出台《青羊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通过健全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完善发展政策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大力支持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支持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利用老旧建筑、闲置空间等打造多元化文化创意载体;孵化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文旅融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树立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和品牌。
(五)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文旅产业数字化战略,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在文旅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推动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创意数字旅游开发,文娱演艺、传统民俗、旅游景区等沉浸式体验旅游开发,大力发展数字旅游和智慧旅游,形成更丰富的终端呈现和交互式、沉浸式的消费场景,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将数字文旅产业打造成新的发展引擎。
(六)加强城市文旅形象推广及宣传营销
以“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设为引领,强化运用全媒体营销矩阵以及现代技术和传播手段,加强国内外文旅宣传推广,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形象深入人心。加强对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摄影等创作的规划引导,推出更多展现青羊精神、讲述青羊故事的精品力作,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青羊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