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专精特新”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近年相关扶持政策陆续出台。2022年6月,工信部出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将优质中小企业划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梯度,并明确各梯度的评价或认定标准,使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从资金、产业链、企业发展等各方面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支持。
从近年来成都上市公司来分析,登陆北交所公司多来自高新区、成华区,青羊区除了智明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上市后,并未新的企业上市,这与青羊区位列成都核心区的定位明显不符。
一、现状分析
发展专精特新有助于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从经济端看,专精特新的发展具备三大长期逻辑:
(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优势弱化,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专精特新在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权重与日俱增;
(二)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高速增加,留学人员归国比例攀升,劳动力结构转向有迹可循,推动我国实现以创新驱动的制造业转型。
(三)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从2006年的62.63%下降至2021年的33.71%,发展专精特新企业能够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强化双循环。
二、思考和建议
(一)区内加强培育,重点扶持
今年,青羊区有成都万江港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爱科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四威功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公司获得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对于这四家企业,区政府可以给予更大的政策优惠和项目扶持,助力他们尽早登陆A股市场,实现充分融资。
(二)推出国家级专精特新落户奖励
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迁入青羊区并正常经营的,经认定,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
同时,对于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区政府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比如推动大型科研仪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业软件平台开放共享。加强企业走访服务,成立行业专班,深入企业一线,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积极推广运用青羊区服务联系企业综合平台,建立信息互通、机会共享机制,定期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和企业供需机会清单。
(三)降低生产成本
专精特新企业在成长初期,往往会面临经营压力,因此,对于在青羊区新办、且未来有较大经济贡献的重点企业,在青羊区购买或租赁楼宇载体自用办公的,给予购房或租房补助。
另外,对新引进人才需求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由人力资源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协助招引人才,鼓励区内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人才,按照“青睐工程”“领航计划”“金英计划”“文荟计划”“菁商计划”,享受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一系列综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