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阐明了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在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强调,实体经济是根基、先进制造是方向,要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转化率、空间承载力、人才集聚度和配套专业性。航空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在青羊区的标杆产业链,以“航空新城”为产业载体,集航空设计、研发、试验、制造、运营、维修等于一体,具有技术、人才、资本集聚程度高,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效应显著等特点。从产业基础看已形成以132厂、611所等为代表的航空产业集群,具有打造万亿级产业的巨大潜力。
一、现状分析
片区作为全国重要的防务整机研发制造基地,是全国同时拥有主机所、主机厂的五大航空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是省、市重要的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和民机大部件供应链基地;同时也是全市航空产业“一核、一极、多点”总体布局中的“一核”。已基本形成了从飞机设计,集成总装到机载设备及大部件制造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2021年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占成都市航空产业规模的一半以上。
二、问题分析
1.占据价值链高端的核心制造环节偏少, 对共性问题和关键环节投入不够,对航空产业的前瞻谋划有待加强。
2.协同创新水平不高,企业转化承接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还不够顺畅,产业发展生态有待优化,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的聚合共生效应不够明显等等。
3.制造、供应体系相对独立和封闭,重要技术、产品配套的本地化程度低。成都由于缺少以总装厂为代表的民机主制造商,对主系统集成商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影响了航空产业集群的形成。
4.部分关键环节缺失或较为薄弱,大型智能成套生产线和关键零部件对外依赖度较高;航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失联的状况有待进一步打通,骨干企业的协作、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按照全市航空全产业链总体布局,为持续放大航空新城“极核”引领辐射效应,聚焦做优做强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核心功能,着力加强链主企业引育和平台项目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和总部经济升级发展、提升公建基础配套和区域发展活力。
三、具体建议
(一)优化产业总体布局
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加快建设全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航空研发、制造、运营、维修、人才等各环节。结合城市空间规划和产业生态圈建设需要,解决防务整机产能规模与城市建设、飞行安全的矛盾,做强航空产业发展核心极;研究制定促进包括青羊区与新都、双流、高新等航空产业园协同发展的“组团式”政策措施。擦亮高端总部经济品牌,聚焦研发、销售、结算等功能性总部,大力引进科技研发、建筑工程、商务商贸等“专业型”“成长型”总部企业,加强与各类资本对接,做强航空金融,为产业发展赋能;与天府新区、新都、高新等区县开展错位协同发展,坚持“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产业链位势能级。
(二)实施航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行动
做大做强航空“链主”企业。聚焦“链主”企业产业链拓展需求,以先进飞行器为引领,以航空整机、高端无人机系统,聚焦航空大部件、航电机电、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为重点领域,规划建设重点产业园区,为“链主”企业精确提供产业用地、专项政策、周边环境优化等要素保障支持。联动“链主”企业,梳理主供应商和配套供应商,重点对50多家产值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开展精准招引,形成高端制造业企业集聚;对100余家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开展精准招引,形成航空创新企业集群。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在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提升能力建设,补齐“工业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集中力量突破产业链一些共性技术和关键环节。
(三)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
以航空防务产品带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支持骨干企业争取整机、发动机等重大专项和重点型号研制及维保任务,形成外溢效应,提升航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性,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快发展,建立完整产业链产业图谱,给予针对性强的金融政策支持。研究制定产业链整体扶持政策,鼓励航空产业园区依托链主企业引进更多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对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链属企业)给予同等支持,推动产业整体向高端迈进。以更大力度支持青羊区航空企业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搭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发掘航空产业优质高精尖中小企业,遴选航空产业创新标杆企业。
(四)保障优质要素供给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税费负担,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产业资金保障。针对航空产业高投入、高风险特点,研究设计国家、地方、社会资金有效整合及风险共担机制。强化对重点航空产业用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点保障,政府可提供航空企业用工供需对接、标准厂房建设出租的深耕服务。动态调整适当提高工业用地比例,推进“供土地”向“供平台”转变,推动航空标准配套厂房等储备项目工业用地尽快上市。健全公建配套。加快促进成飞中学高中部、青羊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马厂生活服务中心、航空新城人才公寓项目、善慧园养老院项目等一系列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住房,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均衡布局,满足20万新增产业人口生活品质保障;以城市微更新和城市社区改造为切入点,加快促进成飞片区等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打造商务办公、购物娱乐、时尚休闲等新消费业态,从而营造适合大量高端航空人才工作居住生活的良好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