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青羊区历来是成都市人文历史重要城区,尤其以金沙遗址最为代表。金沙遗址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箔饰出土地,更是青羊区,乃至成都市、四川省的文化标志。近两年,随着国家对文博行业的进一步重视和古蜀文化的热潮,金沙历史逐渐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形成深刻印象。
二、面临问题
(一)社会影响力和街区风貌上不匹配。历史文化是城市风貌设计的根本,金沙遗址与三星堆文化一脉相承,同属古蜀历史重要文化之地,金沙遗址是成都历史文化之魂,太阳神鸟的标志已然成为成都的城市标志。金沙遗址所在的青羊区历史人文积淀厚重,文化资源丰沛,区位优势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础坚实。然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之下,金沙文化在其周边的青羊大道、金阳路街区风貌上的表现仍不够明显,金沙遗址博物馆周边的日常文化氛围略显不足,未能形成明显特色的文化街区。
(二)文化历史与城市居民融入不足。青羊区是成都传统的文化大区,拥有草堂、琴台路、金沙遗址等丰富的文化历史古迹,是成都市人文价值最直接的体现,皆有精彩故事可供挖掘。金沙遗址与其他文化遗迹项目相比,群众主题文化活动不够丰富,街区居民对于金沙文化的融入感不强,没有焕发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
(三)金沙文创美学空间亟待完善。“城市空间是为人服务的空间。”金沙文化片区目前只有餐饮文化比较丰富,文创产品仅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内可呈现,缺乏一个高品质、服务周边居民的城市文创美学空间,“城市+文化”应用场景方面仍有所欠缺,周边居民无法通过社区空间实现多元化的文化场景感受。
三、政策建议
(一)提升街区风貌设计,增强文化表现力。适当扩大金沙遗址周边街区的规划范围,提取古蜀文化特点,统一周边建筑风貌设计,将金沙文化与街区风貌相融合,提升文化品质,创新打造集金沙文化推广、文博体验、展览演艺、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博情景式体验街区,更植入古蜀演绎、装置等艺术元素,创造“新消费+新场景+新体验”模式,让街区焕发出别样的文化体验感。
(二)打造街区专属的美学基地,营造温馨惬意的文化空间。打造以“文创手作+非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特色社区美学基地,成为集非遗文创、社区艺术和跨界融合为一体的社交型社区空间。布局艺术疗愈区、创意策展区和多功能厅,将文创孵化、历史追溯、文艺聚落、休憩交往、非遗传播、闲暇阅读、知识分享、等功能场景融入到空间中,把金沙文化从博物馆延伸到街区空间,让不同业态和生活美学在新的街区场景中相互融合。以简约的设计、舒适的环境、多功能的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高品质服务,增强文化艺术与市民的互动。
(三)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街区文化体验。
1.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专属IP:
金沙遗址作为古蜀时期的都城遗址,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素材,作为青羊区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可发动街区群众创作以古蜀文化为题材的艺术文化作品,多组织各类文创比赛、演绎展览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传播金沙文化的同时,增强街区居民的互动体验。另外还有很多文创公司和工作室吸引他们也能进行专属的IP打造,形成商业产业链,拉动市场经济。
2.重塑城市文化新地标:
以“金沙遗址”为核心,以片区为依托,结合金沙文化博物馆素材,开展集历史文化、商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展厅。开展“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活动,策划非遗主题系列展览、开展让馆藏精品文物“走”出博物馆活动,举办《馆藏精品文物图片展》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呈现精彩的文化盛宴,让这些区域成为网红打卡地。
3.深入挖掘文旅资源,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结合文旅资源,开展一系列专场活动。如举办演艺秀专场、优秀民营剧团大展演专场、艺术学校专场、古乐专场、非遗专场、历史讲座、美术书法摄影专场展等专场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